實驗室工作中,你是否常被內部儀器校準、自校準、內部儀器檢定搞得暈頭轉向,到底有何區別?CNAS相關體系文件中,有哪些解釋和要求?檢測實驗室需完成哪些條件才能進行內部儀器校準?等等一系列問題都是本文討論的焦點,一起來跟著上海熙邁學習吧!
1 關于CNAS-CL31內部儀器校準要求
對于檢測實驗室而言, 測量溯源性是對檢測設備和測量結果最基本的要求。專用檢測設備的溯源性目前是一個大問題, 大多數檢測實驗室的采取的做法是對這些專用檢測設備進行內部校準。CNAS-CL31: 2011《內部校準要求》 ,是CNAS對檢測實驗室內部校準工作進行了規范 , 用以保證檢測結果的測量溯源性。
2 “內部校準”與“自校準”是不同的術語
內部校準:在實驗室或其所在組織內部實施的,使用自有的設施和測量標準,校準結果僅用于內部需要,為實現獲認可的檢測活動相關的測量設備的量值溯源而實施的校準。
自校準:一般是利用測量設備自帶的校準程序或功能(比如智能儀器的開機自校準程序)或設備廠商提供的沒有溯源證書的標準樣品進行的儀器校準活動,通常情況下,其不是有效的量值溯源活動,但特殊領域另有規定除外。
內部檢定:是需要建標的,且要通過質監局中計量部門的建標考核和發證。
內部校準,企業內部需要自行建立校準規程。但是,校準用的的標準器必須經過檢定或校準合格(按照量值傳遞規定)。
3 CNAS規定:滿足什么要求實驗室才能實施內部校準?
一、實驗室對使用的測量設備實施內部校準的,其體系文件應覆蓋CNAS-CL01《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認可準則》和CNAS-CL25《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認可準則在校準領域的應用說明》的要求。
二、實施內部校準的人員,應經過相關計量認真知識、校準技能等必要的培訓、考核合格并持證。
三、實驗室實施內部校準的校準環境、設施應滿足校準方法的要求。
四、儀器校準實驗室的主要校準設備、對校準結果有較大影響的設備,一般情況下不允許內部校準。
五、內部校準的校準證書可以簡化,或不出具證書,但校準記錄的信息應符合校準方法和認可準則的要求,如應包含測量不確定度、環境條件、標準儀器溯源心思等,并滿足對被校設備計量確認的需要。
六、實驗室的質量控制程序、質量監督計劃應覆蓋內部校準活動。
7年來,熙邁(上海)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堅持做有擔當和負責任的企業,反復培訓服務工程師、規范檢測技能和質量安全意識,我們的服務獲得業界肯定。熙邁同時具備CMA+NSF雙認證資質,成為目前中國一家擁有NSF證書的安全柜檢測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