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新冠肺炎還沒徹底控制住,越來越多人關心生物安全,關注病毒研究進程,那研究病毒就離不開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實驗室按防護等級分為P1/P2/P3/P4四個等級。世界上建成及在建的生物安全四級實驗室有50余家,其中美國最有15個,非洲大陸只有兩個,分別位于南非和加蓬(法國建設以及管理)。實際上真正投入運行的P4實驗室并不多,下面介紹其中幾個有代表性的實驗室。
澳大利亞P4生物實驗室位于維多利亞州的吉朗,是世界上著名的動物生物學研究機構,能夠從事感染性疾病的基礎性研究和其他復雜的生物學研究。維多利亞州北墨爾本的維多利亞傳染病研究所下屬的國家高安全性實驗室主要開展病毒學、微生物學、流行病學和分子生物學研究,重點研究脊髓灰質炎病毒和結核分支桿菌。
加拿大國家微生物學實驗室位于曼尼托巴省溫尼伯的加拿大人畜健康科學中心,包括一個P4和多個P3、P2實驗室。其P4實驗室于1982年開始設計建設,歷經 18年,于2000年3月投入運行。研究方向有埃博拉病毒、馬耳堡病毒和拉薩熱病毒等。
法國里昂的讓?梅里厄實驗室是歐洲第一個P4生物實驗室,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生物安全實驗室。它于1999年3月竣工并投入運行。該實驗室采用“盒子中的盒子”設計,外觀新穎。其外層由鋼筋和玻璃構成,內層是負壓的密封空間。P4核心區面積為1000平方米,分為三層:上層技術區、下層技術區、P4工作區和安全通道區。P4工作區為兩個面積為60~70平方米、相互獨立的實驗室和一個獨立的動物實驗室構成。主要從事烈性病毒的檢測、診斷、致病機理和疫苗研究,研究的主要有埃博拉病毒、拉薩熱病毒、馬耳堡病毒、登革熱病毒和出血病毒等。
位于漢堡的熱帶醫學研究所有一個P4生物實驗室。此外,柏林的羅伯特?科赫研究所(RKI)也正在新建一個P4實驗室。作為維護公共衛生的最重要機構之一,RKI在預防和打擊傳染病以及衛生系統長期公共衛生趨勢分析中起著重要作用。其科學家對各種病原體的分子性質和傳播模式進行研究,不僅包括細菌和病毒,還包括像BSE(瘋牛病)病原體的真菌,寄生蟲和朊病毒。
2018年1月,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宣布,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四級實驗室正式建成,并成為中國首個正式投入運行的P4生物實驗室。未來將承擔三大功能,即成為我國傳染病預防與控制的研究和開發中心、烈性病原的保藏中心和聯合國烈性傳染病參考實驗室。
武漢P4實驗室作為我國生物安全實驗室平臺體系中的重要區域節點,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反應體系和生物防范體系中發揮核心作用和生物安全平臺支撐作用。熙邁檢測作為有資質的第三方檢測機構,雖不能在P4實驗室建設中發揮自己的作用,但在生物實驗室檢測行業有多年檢測經驗,并積極為建設單位和使用單位提出參考意見,為中國生物實驗室安全共同努力。